陳某,女,19歲,大一新生,在高考前最后一個學期,每次考試前,都會心慌、失眠、焦慮、疲倦等癥狀,還常伴有身體不適等異常癥狀,現在主要擔心的問題是在今后的考試中持續出現這種情況,影響學業目標,進而影響畢業、就業等事關自身前途命運的事情。而且對于目前的學校專業很不滿意,但是又不想復讀。

心理專家分析:
經咨詢,陳某之前無重大生理和精神疾病。SAS總評分和SDS總評分分別為86分和59分。精神方面:思維清晰、語言表述清楚,有一定的邏輯性。心理方面主要是考試前焦慮癥狀,情緒波動大,表現得較為浮躁。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:
(1)社會因素:環境的變化,加之家庭和周圍人群的期望,導致過大的心理壓力。
(2)心理行為方面因素:對高考抱著較大希望,又在失利后久久不能釋懷,導致心理落差極大,自我封閉意識強,不樂意接觸新環境、新同學,困在過去的環境和狀態中不能出來,對自身期望值過高,對考上重點大學的理解存在差異,對未來的向往和憧憬不足,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缺乏動力。
綜上,咨詢師建議采用合理情緒療法與放松技術治療相結合的方法。
在心理輔導人員的建議下,陳某先后進行了6次治療,咨詢師制定了的三個目標:一、具體目標:逐步減輕甚至糾正避免其不正確認知,減少其心理壓力,使其回歸到正常的學習、生活軌道,重新定位自我;二、近期目標:消除不正確的認知和價值追求,盡快適應新環境,樹立新追求;三、最終目標:實現來訪者的心理健康、人格完整、會調節心理狀態,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和遠大志向。
最終,陳某消除了上述心理問題,基本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狀態。SAS測評得分55分,治療效果較為明顯,取得了之前設定的治療目標,無反彈跡象,屬成功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