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歲的小安是國企職員,從小到大都很聽父母的話,用她的話來形容,就是家庭氛圍很“民主”,爸媽要去什么地方,都會如實告訴小安,而小安要做什么事,也都會和父母商量。而丈夫小江的性格卻和小安截然相反。
小江是她的大學同學,父母都是商人,平時沒時間管兒子,兒子小學時就被送到寄宿學校去學習,這讓小江養成了凡事自作主張的個性。連考大學填志愿,他都沒有和父母商量。
在大學里談戀愛時,小安自己功課也忙,對小江獨立的個性很欣賞,但結婚后,小安下班回到家,經常莫名其妙就找不到小江了。
為此,小安和小江吵了好幾次,小江說:“自由了20多年,她突然規定我事事要向她匯報,我實在受不了,而且也沒這個必要,我連自己爸媽都不匯報,干嗎要向老婆匯報?”

婚姻專家分析:
當兩個孩子相戀之后,繩子短的那戶家長立刻察覺到孩子被牽著走了,而繩子長的那對父母甚至還不知道孩子已在戀愛。雙方的原生家庭都沒有什么明顯的問題,可兩人結合后還是會產生矛盾。
這兩個孩子都是80后的典型代表,一個來自緊密型的原生家庭,即短繩子的一家。而另一個來自長繩子的家庭,父母可能常年在外做生意,讓他從小養成自作主張的習慣。當這樣兩個年輕人相遇后,雖然他們都認為自己沒錯,卻產生互相不能容忍的矛盾。
建議結婚前就要先對父母婚姻對自己的影響做個評估,分析一下哪些是可能影響自己的不正確方式,衡量一下自己進入婚姻后,可能有哪些不恰當的行為模式會影響自己現在的婚姻,避免重蹈覆轍。揚長避短,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。
重新組建自己的家庭之后,應盡量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。主動告訴對方,自己原生家庭的背景,并希望對方給自己修正的時間。即使每次爭吵,之后都要做一個小結,這樣有利于提高夫妻間的溝通。